全球疫情有感
疫情無界任逍遙,過海越洋掀浪潮。
中國塵埃剛落地,全球烽火又開燒。
見危不救休投石,問世誰能獨自逃。
荊楚花開春日暖,美歐風雨遍蕭條。
最新帖子
- 精雕細刻出美詞:評樹陰照水詩友《釵頭鳳》15/2889
- 情景交融比興賦:評白云無盡詩友抗疫組詩8/2221
- 循環往復唱心聲:評老農2《浪跡山水歌》15/4369
- 巨大的損失0/656
- 五絕妙手偶然得:評老農2詩三首36/7410
通過比興賦的表現手法,做到內在有密切的邏輯聯系,外化有真切的形象感受,是情景交融的突出特征。白云無盡詩友《抗疫(新韻)》系列組詩,以時間和抗疫情發展為軸,層次分明,相信每個親歷當下疫情的中國人,都感同身受。七絕素來是我的弱項,今年才開始學習,但不敢辜負白云無盡詩友的信任,還是強充個解人吧。下面依次評析:
狂飆歲末欲天崩,決斷長安一令封。
老將良謀消恐懼,王師苦戰救蒼生。
第一首交代背景和時間。在指代的時候,一定要注意詞的感情色彩。狂飆用來形容革命、社會運動較多,而且是持肯定態度,如主席的“萬丈狂飆為我從天落”。用來形容疫病不妥,平庸一些,可以改“疫魔橫行”之類的詞句。長安用來代指首都,還不到位,領導決策層可以用北辰之類的褒義詞指代。老將良謀消恐懼,白云詩友自己也覺得不滿意,這里的問題是泛泛,不能表現出鐘南山院士的獨特之處,和民間自非典防治以來對他的信賴、推許。轉句如何改,請路過詩友共同出謀劃策,同時也決定尾句是補充,還是拓開。
千絲雨雪悲傷淚,萬里江河患難情。
不見游人花寂寞,未聞鬧市夜凄清。
第二首轉換視角反映中國情緒。開端對仗,很有對聯的感覺,相對顯得呆板,情與景沒有很好的融匯,轉句不見游人花寂寞很好,這個時候宜有延展。突然去說夜市還在很熱鬧,就有些不搭了。試想,晚上吃宵夜、逛街的人還在很多,白天賞花的人自然也不少。
神山奇跡神工造,大院魔方鬼斧成。
喜我春風初霧散,憂鄰野火又煙升。
第三首在對比中自豪。雷火神山二醫院建設展現中國速度,稱奇跡也可。神工造不解,個人感覺還不如改成“人間、蟻民”之類的。就單字面領會來說,大院魔方是指醫院條塊分明有如魔方嗎?但鬼斧又是一個偏負面的詞匯。轉句“初”改“吹”更合適。
雄心射日憑誰問,獨力扶天舉世驚。
病弱蒙羞猶舊恨,云帆滄海踏波平。
第四首展望未來。射日扶天,用后羿女媧傳說,都言危難之際挺身而出,可以作相應對比來換掉憑誰問、舉世等空洞之詞,體現大國擔當。“猶”字換“成”字,更有風度和自信。
辦公間歇,倉促成一孔之見。不對之處,請作者和詩友們海涵。
三首合一(試試)
荊楚疫情來勢狂,宅家無事恨時長。
春眠不識風光好,樓對相傳飯菜香。
山少游人花寂寞,夜無鬧市巷清涼。
陰云終有天開日,雨過彩虹連故鄉。 0
三首合一(試試)
荊楚疫情來勢狂,宅家門鎖恨時長。
春眠不識風光好,樓對相傳飯菜香。
山少游人花寂寞,夜無鬧市巷清涼。
陰云終有天開日,雨過彩虹連故鄉。
好詩!佩服!
您別說,我當時心里就是想這么寫(好像在吹呵), 卻成不了句(只有嘆息的分呀)。
回應白云無盡:刪繁裁剪三秋樹,重組拼成一枝花。
回應白云無盡:刪繁裁剪三秋樹,重組拼成一束花。
回應云深鶴閑:謝謝云松鶴閑詩友。讀了您這兩句,想續上兩句,卻感力不從心:
刪繁裁剪三秋樹,
重組拼成一束花。
石點成金松鶴筆,
白云心慕敬茗茶。
如您不介意,我就削足適履,將您的兩句改動:
藝高愿剪三秋樹
朽木雕成一束花
石點成金松鶴筆
白云心慕敬茗茶
注:松鶴,寓指云松鶴閑,鴻飛, 蕭閑,誰在說話,等等詩詞高手。
回應白云無盡:對不起, 剛把茶煮好。。。。。。
回應白云無盡:客氣了
回應云深鶴閑:藝高愿剪三秋樹
朽木雕出一束花
石點成金松鶴筆
白云心慕敬茗茶
回應白云無盡:
白云耕種三秋樹,
閑鶴裁成二月花。
拾得風光因各自,
朝看紅光暮為霞。
回應云深鶴閑:謝謝詩友。”一束花” 變成了 ”二月花”,好。
那我借詩友雅性之風,步韻一首。不過,主題和意境要換換了。姑且定名為:
“秋葉”
沙沙黃葉三秋樹
曾護紅時二月花
無悔春暉存碩果
初心依舊唱西霞
回應白云無盡:曾護枝頭二月花
回應白云無盡:
千山黃葉三秋樹;
盡護紅妝二月花。
無悔青春曾作伴。
張張片片亦繁華。
回應云深鶴閑:不是不知 “華”與 “花 犯復韻,而且在七絕里,更不應該。但疫后春潮澎拜,情不自禁 “贊中華,唱中華,愛中華”。
白云屬意三秋樹
閑鶴移情二月花
疫后春潮詩興旺
同心異曲唱中華
回應白云無盡:
只要不犯復意,無關緊要的,一個是實物,一個是景象,一個是代稱。靈活運用吧
本欲寫七律,但才疏學淺,寫岀的詩句容量氣度過小。只好擴充,成了排律,卻要顧及一韻到底。為韻腳和避免重復字詞,頗費周章,且多有遷就和折衷。看來,按組詩布局,可能效果更佳。
但木以成舟,又幸得飛鴻詩兄及諸多詩友點撥,開化,獻計出策,有信心修改提高。謝謝! 0
我理解有誤,按組詩來看了,有違你的初衷。
回應鴻飛雪泥:這個,首先要怪我當時沒有標明清楚,而且在每四句之間多此一舉留了空行,誤導了。很不好意思。
早兩天給您寄了拙作之后,我擔心您會說"太爛了,回去修煉幾年再說”。沒想到您愿意給予鼓勵,這么快就寫了評介貼出來,而且提出非常中肯,非常到位的修改意見。再次謝謝。
抗疫(新韻)
其一
狂飆歲末欲天崩,決斷長安一令封。
老將良謀消恐懼,王師苦戰救蒼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物像:狂飆+天崩+長安+一令+老將+良謀+王師+蒼生
怎么缺少了中心爆發地點:武漢?
立意:抵抗瘟疫。
觀察章法:
1.起句:狂飆歲末欲天崩。以比起,夾以興。
何謂賦、比、興?
北宋李仲蒙:【敘物以言情,謂之賦, 情物盡者也;索物以托情,謂之比,情附物者也;觸物以起情,謂之興, 物動情者也。】(胡寅《斐然集·與李叔易書》。其人逝去,蘇軾曾志《李仲蒙哀詞》。
2.承句:決斷長安一令封。賦筆。
3.轉句:老將良謀消恐懼。賦筆。
4.合句:王師苦戰救蒼生。賦筆。
通過以上所列舉的資料,大家說這絕句的品質如何呢?
不看題目,我還以為是記錄古代某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呢。。
注意,是 記錄。什么是記錄呢?
簡單的打個比方:張三秘書,記錄一下我的命令,立刻發給有司執行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題外話:
唉,讀者評定一首詩、或一篇文字的優劣,當有一個標格。這個標格,或者稱為標注、尺度,應當明確且易于理解。個人以為牧之先生的這篇《答莊充書》中給出的觀點就非常好。
羅列摘出如下:
杜牧《答莊充書》:
凡為文以意為主,氣為輔,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。
次云:
茍意不先立,止以文彩辭句,繞前捧后,是言愈多而理愈亂,如入阛阓,紛紛然莫知其誰,暮散而已。
又云:
是以意全勝者,辭愈樸而文愈高;意不勝者,辭愈華而文愈鄙。是意能遣辭,辭不能成意,大抵為文之旨如此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小結:這首絕句,抗是抵抗了,這不二句、三句、四句都是抵抗的過程記錄。
再折回前文,賦比興,它們聚在一堆是干嘛的呀?
再復習一遍:
賦:敘物以言情,謂之賦, 情物盡者也。敘物+言情。
比:索物以托情,謂之比,情附物者也。 索物+托情。
興:觸物以起情,謂之興, 物動情者也。觸物+起情。
情呢?
。。。什么是情?
白話:你為什么非要做以詩來表達你強烈的情緒啊?
某事的發生給您的強烈精神、生理的刺激:喜怒哀樂。。
小結:賦比興,涉及到詩的筆法與句法。
以七律為例,老杜小李呢,喜律的都淹沒過不少,對于這二位的作品,有這么個印象:
以物興,詩句氣象橫闊雄健,是老杜的法寶;
以物比,以事比,比中藏興,是李商隱的手段,自然的,詩句的氣質呢就風流自閉婉轉;
至于以賦為主的,是被稱之為晚唐詩格宗師大匠杜荀鶴的特征。詩句的氣質呢,有點自卑的感覺,格調不高。比如太古兄論詩欄目中列舉的《亂后宿南陵廢寺寄沈明府》。
唉,也是木法子,老杜顛沛流離,也算是走遍了大唐的半個江山,由此,物興是他老人家的強項;
小李呢,倒是戰亂少了,做了個小官,可是卻挪不了窩兒,就做宅男吧;
杜荀鶴呢,在晚唐覆滅的時局下,既要去攀附做官,還要保護生命,也是在半游動中。。
再留個題外:我所在的城市正式開班了,閑不了啦。希望新冠肺炎不再復發!
胡說了一通,還望作者兄臺不怪,(敬茶)
問好飛雪兄(敬茶) 1
以事比呢,即:典故。補一下,省得不明白。
先生高屋建瓴,又通俗易懂。
我經常犯這個毛病,賦筆過多,寫景單薄,感情直白。
以意全勝者,辭愈樸而文愈高;意不勝者,辭愈華而文愈鄙。真是說出現在大家寫詩的通病!
謝謝蕭閑先生不吝賜教。我不久前才開始到這個欄目,站在門外做旁聽生,這里真是藏龍臥虎。諸多詩友都是高手,有極高的詩詞理論,評析,寫作水平和天賦。先生如此耐心評說講解拙作,余受益良多,至誠感謝。
飛雪板主指出首句中“狂飆”不合適,蕭閑詩友也指出首聯未交待地點,都讓我思考。現在覺得“歲末”這個小的具體時間點不重要,歷史會記得這是2020這個大的時間點。如此,欲將首聯修改如下:
狂潮驟起欲天崩
令自長安武漢封
想用“令出”卻不合格律。“狂潮”似乎可為最后一句“懸帆(云帆)滄海踏波平“作為鋪墊。另外,“欲天崩”也是為“獨力扶天“作鋪墊,覺得犯了“天“這個重字也值得。不過, 可能此乃淺陋之見。請諸君再指正。
回應白云無盡:或者:
狂潮武漢欲天崩
決斷長安一令封
又或者:
狂潮武漢欲天崩
決斷長安百萬封
這樣可說明百萬人民封于城內, 只可惜“百萬”會與第六句“萬里”重字。
拜讀,學習了
回應鴻文載酒(門耳):久仰先生大名!
拜讀,學習了。
這幾首寫得大氣回腸,讓人精神一振。不過
瑕
疵也是有的,小子大膽評論一下。
1.“欲天崩”是“天欲崩”的倒裝,但是有范例“黑云壓城城欲摧”,讀起來怪怪的,稍“隔”,可否改為“恐天崩”?但是后有“恐懼”,或者改成“昊”或“怕”。“長安”不如“首都、北京,中央”,也“隔”。“苦戰”不如“奮戰”或“急戰”。
2.“千絲雨雪悲傷淚”,“雨”作名詞還是動詞?“雨雪”繁復,不如只留一個,改為“千絲寒雨千絲淚”,這樣更能體現雨和淚的關系。“未聞鬧市”跟前面的“不見游人”對得不工,“聞”地應該是聲音或者消息。
3.“神山奇跡神工造”中“神”字重復,如果是有意為之,那么對句也應該重復,可是沒有。“神山”改為“火雷”,“大院魔方”也是生造詞,隔,直接說“千萬方艙”就行。后面兩句不通,“春風初霧散”是什么寫法?“春風”應該是“吹霧散”,“野火又煙升”是什么句式?改成“火起柱煙升”。
4.第四首整體怪怪的,還是語序的問題,不要老是倒裝或者省略,作詩不是作文言文,不該倒的不要倒,不該省的不要省。“雄心射日”和“憑誰問”有什么關系嗎?“獨力扶天”夸張了,這是全民戰疫。手機上看不見了,就這些吧。
一孔之見,勿怪。 0
謝謝樹蔭照水詩友的鼓勵,以及在用詞遣句方面提出的具體意見。都很有幫助,有的會吸收采用。
鑒賞:
聲情并茂,千變萬化。起落疊疊,鐵骨錚錚。華夏大地,禹苗逆行。同心戰疫,霧輕煙縈。大國豪邁,舉世皆驚。
合律(五排):
歲末欲天崩,長安一令封。(明)
良謀消恐懼,苦戰救蒼生。
雨雪悲傷淚,江河患難情。
游人花寂寞,鬧市夜凄清。
奇跡神工造,魔方鬼斧成。
春風初霧散,野火又煙升。(縈)
射日憑誰問,扶天舉世驚。
蒙羞猶舊恨,滄海踏波平。
分離:
(狂飆)歲末欲天崩,(決斷)長安一令封。
(老將)良謀消恐懼,(王師)苦戰救蒼生。
(千絲)雨雪悲傷淚,(萬里)江河患難情。
(不見)游人花寂寞,(未聞)鬧市夜凄清。
(神山)奇跡神工造,(大院)魔方鬼斧成。
(喜我)春風初霧散,(憂鄰)野火又煙升。
(雄心)射日憑誰問,(獨力)扶天舉世驚。
(病弱)蒙羞猶舊恨,(云帆)滄海踏波平。
添字:
狂飆(時)決斷,老將王師(興)。
千絲萬里(意),不見未聞(情)。
神山(興)大院,喜我(忘)優鄰。
雄心獨力(征),病弱(逆)云帆。
微調(五律):
狂飆時決斷,老將王師迎。
不見未聞意,千絲萬里情。
神山興大院,喜我忘優聲。
病弱云帆逆,雄心獨力征。
簡解:
老將:代指領軍將帥。
王師:代指路海空警四軍
云帆:代指白衣。
喜我:代指我輩雄鷹。
春風:代指春天暖風。
煙升:代指復產農耕。
雄心:代指東方大國,上下齊心。
合音(不周之處請見諒):
雄心獨力征,滄海踏浪平。。。
1
我懷疑任何一個舊房子都能被你東拆西砌,最后搞成一個很壯觀的建筑出來,高級工程師,當之無愧!
回應還是無可奈何:受之有愧,詩中只有情在,心之所思,情之所處。
試解五排前4句:
1、歲末:《《《時間》》》,本是新年大喜之時,應為普天同慶之“情”月。
2、欲:將要,馬上,快要,(帶上原七絕“狂飆”2字則更增加新冠病毒來勢洶洶,急如迅雷狂飆之“情”境。)
3、天崩:《《《事件起因,此后直到結果之間皆為事件經過》》》此疫極其危險,如決斷不明,如有天崩之“情”景。
4、長安:指代京師不如說是長治久安,安定民心之“情”宜。
5、一令:決斷之令,救民于水火,救國于危難之“情"令。
6、封:本有指代武漢封城之意,隱藏《《《地點》》》是武漢,這個舉世皆知了,但是后面有更為明確的地標,所以,不如改為“明”字,讓更為“一令”決斷的更加之"情"明。
7、良謀:上佳的戰疫謀略,進一步加深“決斷”,擴大“一令”的內容,如大戰的宏觀戰略層面以及細微戰術層面之“情”謀。
8、消:消除,打消,對“欲”的一個針鋒相對的字眼,“病魔”將要成的事,一字“打消”,同樣有加深一令明了之“情”智。
9、恐懼:“天崩”之景,應該是有恐懼的,這不是一人兩人的問題了,恐懼是人之“情”常。
10、苦戰:戰疫之苦,豈是一個苦字可了,實在是苦,苦在病人,病城,病控,甚至包含作者筆鋒前無法傾述的“苦”戰之“情”感。
11、救:《《《事件結果》》》同消一心,同消一志,苦戰目的,戰役之意圖,令之所指,救之所在“情”心。
12、蒼生:《《《人物》》》,大眾,百姓,子民,你我之詩友,消疫救民之目標,劍鋒所指,皆為民安,苦戰之力,皆為民心,一令之明,皆為民生,此為蒼生之“情”命。
情為何物?世間萬象皆入情,一字一句皆有情。
回應誰在說話:問:誰在說話?
答:高人!
問:誰能化腐朽為神奇?
答:高人!
“長安”詞在此詩中,“誰在說話”詩友引申到“長治久安,安定民心”,非常貼切,順理成章,秒哉!作者汗顏,沒有思考到那個層次。謝謝詩友化腐朽為神奇!這也再次說明詩詞之奇異,之美妙。
回應還是無可奈何:說的太對了!
回應白云無盡:本來就是詩中之奇異,之美妙,哪有什么神奇之力,實在是詩中物之呈現,詩友不嫌棄剪拼之小道足矣!無盡之詩,無盡之心,無盡之情,只在白云處,拾取無盡事,詩賦本是,傳者真,余聞歌而來兮。
回應誰在說話:無盡之詩,無盡之心,無盡之情。。。。。。
謝詩友又賜良言,字字珠玉。
只是白云才學疏淺,不敢與高人稱兄道弟。
有禮了。
這四首讀得我差點哭了……
花不見游人(特)寂寞
夜未聞鬧市(太)凄清
回應天涯????咫尺:@天涯????咫尺
詩友必性情中人也。謝謝詩友。
回應白云無盡:鍍金詩友的第二解為作者本意。謝謝鍍金詩友。
花不見游人, 花感寂寞
夜未聞鬧市, 夜覺凄清
鴻飛雪泥回復: 這兩首里面,回頭一看,都有個共同問題,就是不用對仗,但都對仗了。有對仗功夫是個好事,但因為對仗而致使語意表達不清,產生歧義,就不好了。如這里下句“未聞鬧市夜凄清”,隨便改個“通衢燈孤倍凄清”也可以。
謝謝!
或者考慮:
不見人游花寂寞,
未聞市鬧夜凄清。
由衷感謝飛雪板主和諸位詩友不吝賜教。
現將原詩收錄如下,並附上新的修改版。修改主要是在選詞練字這個層面,以保持原作的思想,情感,結構和風格。要感謝億萬中國人同心抗疫,用非凡的決斷,毅力,奮斗和犧牲,以舉世無雙的團結精神和卓有成效的組織結構,戰勝了一個勢欲傾天的新冠狂潮。這是中華崛起路上,一個里程碑式的勝利,從此將懸帆滄海,踏波平。因為中國抗疫勝利,才有了這首習作。因為這首習作,才有幸同詩友們交流,得到指點和幫助。也請詩友再予指正,詩可再改。
抗疫(原作)
(新韻)
狂飆歲末欲天崩,決斷長安一令封。
老將良謀消恐懼,王師苦戰救蒼生。
千絲雨雪悲傷淚,萬里江河患難情。
不見游人花寂寞,未聞鬧市夜凄清。
神山奇跡神工造,大院魔方鬼斧成。
喜我春風初霧散,憂鄰野火又煙升。
雄心射日憑誰問,獨力扶天舉世驚。
病弱蒙羞猶舊恨,云帆滄海踏波平。
抗疫(修改)
(新韻)
狂潮武漢欲天傾,令自長安歲末封。
老將良謀消恐懼,王師苦戰救蒼生。
千絲雨雪悲傷淚,萬里江河患難情。
不見人游花寂寞,未聞市鬧夜凄清。
魔方艙院多區建,奇跡神山幾晝成。
喜我春風吹霧散,憂鄰野火起煙升。
一弓射日憑誰敢,憶手扶天舉世驚。
病弱蒙羞歸舊恨,懸帆滄海踏波平。
回應白云無盡:喜我春風吹霧散,憂鄰野火竄煙升。
疫情正在多國亂竄燎原,黑煙滾滾,令人心憂如焚!
選擇圖片: | |
刪除舊圖
正在上傳,請稍侯...
圖片大小不能超過2MB |
音樂網址: | |
正在上傳,請稍侯...
音樂網址必須以http開頭,以.mp3結尾。其它格式的音樂請通過編輯器按鈕插入。 例如 http://jsafc.net/htm/xsg/rcpy07/pipayu.mp3 |